2009年3月9日星期一

瞻仰民俗泰斗钟敬文先生塑像

《瞻仰民俗泰斗钟敬文先生塑像》


景仰文宗气肃然, 誉高望重令名传。
期颐泰斗彰民俗, 引领潮流掌教坛。


题字刊头桑梓情, 花篮敬献表虔诚。
像前留影犹聆诲, 感慨良深壮此行。

写于2008年1月

            钟敬文,著名民间文艺学家、民俗学家、教育家、诗人、散文家,曾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、名誉主席、中国文联荣誉委员、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、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、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等职。
   钟敬文原名谭宗,1903年3月20日出生于海丰县公平镇。1920-1922年就读于陆安师范。1927年,与顾颉刚等人共同创办了中国第一个民俗学会——中山大学民俗学会。1928年后曾执教于浙江大学。1934年至1936年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,攻研民俗学与民间文艺学。抗日战争爆发后,曾在前线担任宣传工作。1941年重回中山大学,1947年赴香港,任教于达德学院。1949年5月,赴京参与筹备第一届文代会,自此留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,直至百岁高龄。
   作為中国民间文艺学、民俗学的重要创建者与组织者,钟敬文一生殚精竭虑,著作等身,桃李满天下,为中国民间文化研究事业作出了不可替代的卓越贡献,被誉为“中国民俗学之父”。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